部门动态
‘三月三’里话团结 思政课堂育同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作者:陈晓雪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3-28 11:09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2025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将其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载体。课程组通过“理论教学+实践育人”双轮驱动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在自治区教育厅2025年"广西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部署下,课程教学团队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第二党支部骨干教师联合推进,创新开展“穿越文明,与历史和文化对话”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主题分享活动。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分享、文化体验等形式,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据统计,全校共有110个班级、5400余名学生参与,形成专题报告及文化作品900余件。同时,依托“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广西故事”,不仅课堂中组织学生观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三月三 潮玩邀你来”宣传视频,向学生系统展示壮乡歌圩、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同步开展“我眼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线上讨论,征集“民族技艺进课堂”“虚拟现实(VR)文化研学”等学生建言献策57条,且已纳入课程优化方案。通过以上课程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广西区情,充分实现认知跃迁与教育协同的双重效能,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与认同,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壮美广西奉献青春力量。

学生开展“穿越文明,与历史和文化对话”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主题分享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秦秋玲带领学生学习

《民族团结的文化密码:从广西三月三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专题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兰晓黎教授表示:“课程将持续挖掘广西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特色资源,计划与其他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党员唐娜指出:“应通过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深刻的理论内涵为依托,充分发挥该课程的窗口作用,引导青年学生系统认知中华多元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与当代价值”。财富管理专业的黄素苑同学在分享中表示:“班级里每个小组以创意的主题分享,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璀璨交融,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忠实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已纳入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总体布局,未来将持续完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自觉”育人链条,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培育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人才。



Copyright © 版权所有: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

学校地址: 广西南宁大学东路91号 制作:信息管理中心 邮编:050091  联系方式:0771-3240983 招生电话:0771-3278700